面对外部形势的新变化,当前纺织服装行业也进入新常态。行业经济总量增长已开始从高速向中速逐步转变,增速已减缓为个位数增长。业内人士分析,“十三五”期间,纺织行业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,调整深化和提升行业竞争力将成为重点,整体仍将维持在中速发展水平。
“十三五”定位将调整
中国是世界规模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、消费和出口国,纤维加工总量占世界的比重超过50%,纺织品服装出口所占份额达到37%,同时也是全球纺织产业链条最完整、门类最齐全的国家。
从工业增加值、出口总额、利润总额等指标看,行业在“十二五”以来的增速明显低于“十一五”时期,至2014年,已减缓为个位数的增长。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15年上半年中国纺织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为6.8%,略低于同期全国GDP增速水平,较前几年有明显回落。但其较一季度有所回升,且二季度各月度,呈现持续回升的势头。
目前纺织行业十三五规划正在制定中,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,纺织工业将重新定位,可概括为三句话,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民生与支柱产业,推动文化创意、引领生活方式的时尚与消费产业,高新技术应用、国际化发展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先导产业。
同时,在当前中国全面布局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,“十三五”期间中国纺织工业将从建立机制、技术和产品以及循环经济三个层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。电子商务、智能数字化生产、节能环保等方面有望成为新亮点。在废旧循环体系方面或有突破,有望组织开展资源回收再利用的试点示范,培育龙头骨干企业,在政府规划指导下建立废旧纺织品再利用的园区和产业基地。
多重因素带来利好
“一带一路”战略实施或给行业带来了新机会。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孙淮滨表示,目前纺织行业区域结构上,产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,而中西部地区明显的发展滞后和不足,通过“一带一路”的战略调整,中西部将是一个新的发展出路,例如进行产能合作、棉纺织工业和产业用纺织品。
“尤其是新疆地区,对我们国家来说是‘一带一路’的核心地区,也是亚欧大陆的一个中间地带,而且国家为了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,国务院专门发文在新疆要大力发展纺织业来促进就业,而且还给了很多政策支持,我想这些政策有利于新疆发展纺织业,尤其是服装业。”孙淮滨说。
在海外投资方面,伴随国内人工、环保、土地等成本上涨,目前行业内海外投资已经由服装向产业链上游纱线、染整等领域蔓延;也开始从小企业为主,发展到现在不少大企业也开始海外布局,向国外转移生产基地。
互联网+改变行业形态
互联网通过电商的模式早已改变传统的纺织行业,但之前仅仅是在销售环节。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纺织处处长曹学军表示,互联网对纺织行业带来了重大机遇,大力推进纺织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发展,这是今后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。“从目前制造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现状来看,与德国工业4.0系统相比,我国纺织业是在追赶3.0,试点4.0的阶段。”
未来的方向是,在纺织行业大力推动互联网、信息技术与纺织行业的融合发展,提升行业协同创新、精准制造、精细管理的水平,优化供应链,推动纺织行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、服务化转型。
同时,互联网将推动纺织制造向服务化延伸。纺织企业推广应用互联网过程中,衍生出信息系统以及系统化解决方案的供应商,形成企业新的增长点,为企业拓展核心业务提供更好的服务。